本文作者:访客

RIO的“微醺”领地,突然站满了重量级玩家

访客 2025-07-12 17:49:13 76509
RIO的“微醺”领地吸引了众多重量级玩家的目光,他们纷纷涌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这些重量级玩家的到来为这片领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这片领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吸引着众多玩家的目光,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王鑫

2018年,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在日本考察时被震惊了:当地年轻人竟觉得十几度的清酒度数太高。

回到国内,他立刻推动研发16度、6度的白酒。与此同时,五粮液推出29度新品,水井坊试点38度以下产品,洋河升级33.8度微醺系列……

低度酒市场烽烟四起,国内预调鸡尾酒霸主RIO(锐澳)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RIO母公司百润股份销量暴跌312.7万箱,经销商缩减百家,王牌业务突然熄火。

更令人担忧的是,百润股份押注40多亿的威士忌第二曲线,正深陷存货积压、周转缓慢的重资产泥潭。当白酒巨头俯身杀入低度赛道,百润股份的天,会塌吗?

1

白酒巨头俯身,低度酒江湖生变

白酒巨头们正集体俯身,杀向年轻人的酒桌。

在近期年度股东大会上,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洋河、酒鬼酒等头部酒企不约而同亮出低度化战略:五粮液推29度新品,泸州老窖研发16度甚至6度产品,水井坊试点38度以下产品,洋河升级33.8度微分子酒,酒鬼酒准备四款40度以下产品。

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酒精度40度以下的白酒,被定义为低度酒。21世纪经济报道在调研中发现,从1974年问世的38度张弓酒算起,中国低度白酒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但尴尬的是,在喝惯50度以上白酒的主力消费者眼中,低度酒长期被视作“小孩那桌”的专属。

如今风向突变的核心原因,是消费主力的代际更迭。五粮液调研数据显示:在1000名25岁至35岁受访者中,超过半数首选啤酒,其次是洋酒和果酒,仅19%喜欢白酒。年轻消费群体普遍排斥白酒的辛辣刺激感。

如今,一些名酒低度产品已在华北、华东卖得风生水起。39度五粮液在江苏部分地区成为宴席首选;38度国窖1573更是横扫华北市场,2023年国窖1573在河北销售额达50亿元,其中80%来自38度产品,被当地人戏称为“小甜水”,在天津则被叫做“怂人乐”,酒量很差的也敢喝。

“高度酒能达成速醉,让人在商务社交场合尽快拉近心理距离;低度酒适合微醺,满足个人独酌、亲友小聚的愉悦感。”白酒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消费场景的分化,正在重构酒业竞争格局。

当白酒巨头们俯身杀入低度酒市场,原本属于预调鸡尾酒的“低度微醺”领地,突然站满了重量级玩家。

2

RIO失速,一年少卖300万箱

就在白酒巨头布局低度酒时,市占率一度超过80%的预调鸡尾酒龙头百润股份却陷入增长困境。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百润股份营收30.48亿元,同比下降6.61%;净利润7.19亿元,同比下滑11.15%。这是公司自2022年后营收净利再次双双下滑。

RIO的“微醺”领地,突然站满了重量级玩家

核心业务RIO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遭遇断崖式下跌。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17%至26.77亿元,销售箱数锐减312.7万箱至3237.82万箱,同比下滑8.81%。根据券商研报信息,四季度RIO营收同比减少19.5%。作为占据公司88.83%营收的顶梁柱,RIO的熄火直接拖垮整体业绩。

曾经风光无限的RIO,为何卖不动了?

梳理其发展史,RIO的成功堪称教科书级营销案例。2013年百润股份还在依赖单一业务食用香精,营收仅1.28亿元。次年,其宣布以定增的方式,高价回购公司实控人刘晓东实控的巴克斯酒业100%股权,最终成交价格近50亿元,从而杀入鸡尾酒市场。随后通过植入《奔跑吧兄弟》等热门综艺,狂砸3.69亿元销售费用,2014年调整后营收飙升至11.34亿元,同比增长780%。

2016年预调鸡尾酒行业泡沫破裂,RIO渠道库存积压陷入危机,但经过洗牌,新进入的玩家纷纷退出,市场竞争度降低。

这期间,RIO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相继推出5度清爽系列、8度强爽系列,2018又推出“一个人的小酒”3度微醺系列,将价格降至6-7元(罐装),精准切入居家独酌场景,形成覆盖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到2023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30亿至32.64亿元。

RIO的“微醺”领地,突然站满了重量级玩家

成也营销,困也营销。2024年百润销售费用高达7.5亿元,同比增长5.98%,销售费用率攀升至24.61%。但巨资投入效果递减,预调鸡尾酒收入下降7.17%,其中华东核心市场收入下降6.84%,全国经销商数量从年初2164家,减少至2068家。更严峻的是,RIO放宽打款政策后,经销商打款意愿反而减弱。

“预调酒是微利行业,渠道伙伴赚不到钱,推销积极性不高。”酒业专家肖竹青点出要害。里斯咨询冯华青则指出更深层危机:白酒占中式桌餐,威士忌等洋酒占酒吧,啤酒占烧烤和朋友社交场景,预调鸡尾酒在频次和受众面上显著低于主流消费场景。

当年轻人口味变化加速,当更多低度酒分流年轻消费群体,缺乏刚性场景支撑的RIO,自然陷入增长魔咒。

3

豪赌威士忌,百润的生死棋局

面对主业困局,百润股份选择向上进击,将宝押在威士忌赛道。

2024年11月,公司推出两款创世版威士忌产品。2025 年3月正式推出“百利得”单一调和威士忌 22 和 66,6月公司旗下崃州蒸馏厂发布了5款单一麦芽威士忌新品,至此崃州与百利得两大威士忌品牌正式推向市场。

公司规划:“重点发展威士忌,占位高品质烈酒,成为中国本土威士忌行业龙头。”

这场豪赌已投入巨资。有媒体测算,百润2016年启动威士忌战略以来,经过8年筹备,邛崃崃州蒸馏厂于2021年投产,目前总投资近40亿元,成为国产威士忌中产能最大、桶陈数量最多的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底,烈酒陈酿熟成项目投资进度达73.09%,麦芽威士忌项目达85.46%。

但国内威士忌战场同样强敌环伺。帝亚吉欧云南酒厂落成,保乐力加推出中国原产威士忌,青岛啤酒、洋河股份、劲酒等也有跨界布局。相关行业数据,国内45家威士忌企业正在扩产,其中26家已经投产,已建成产能4.5万吨,在建8万吨,远期规划达25万吨。

随着威士忌产能投产但尚未形成销售规模,百润股份率先出现财务压力。如今存货从2022年5.35亿元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11.21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137.87天暴增至435.62天。固定资产同期增至36.76亿元,占总资产44%。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83亿元,巨额投入还将带来沉重折旧压力。

“威士忌在国内属于小众产品,缺乏大众消费基础,整体容量有限。”白酒分析师蔡学飞指出。与此同时,尽管威士忌与预调鸡尾酒渠道有重叠,但核心消费场景集中在高端会所与夜市,百润不得不重建渠道体系。

在2023年全球威士忌1440亿美元市场中,中国仅占21.69亿美元。面对这个尚在培育期的小众市场,百润能否复制RIO过往的辉煌?

面对多重压力,资本市场的担忧早已显现。曾经的高光时刻,百润股份股价涨了几十倍。而如今,已较2021年高点暴跌超80%。

但面对业绩下滑,目前百润股份市盈率仍高达36倍,远高于贵州茅台20倍、青岛啤酒21倍,市场期待一场“困境反转”。百润股份如不能通过威士忌重新找回增长动力,届时这样的估值将成为沙滩上的城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