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访客 2025-05-07 13:02:06 28101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摘要: ■中美关税战,第一个受益国出现了余飞1深圳地铁,亏麻了一年的亏损,吞噬了过去五年的利润。这是曾经的地铁利润王深圳地铁,最...

中美关税战,第一个受益国出现了余飞

1

深圳地铁,亏麻了

一年的亏损,吞噬了过去五年的利润。

这是曾经的地铁利润王深圳地铁,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

近日,深圳地铁集团在深交所发布公告披露:

截至2024年末,深铁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发生亏损334.6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10.46%,超过10%。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深交所官网

一年亏损334.6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天亏损9167万元。

此外,根据深圳地铁过往财报来看,2019年~2023年,深铁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116.67亿元、111.02亿元、28.90亿元、8.66亿元、7.89亿元。

过去五年的利润总额为273.14亿元。

一年的亏损比过去五年赚得还多。

亏损原因,深圳地铁在公告中也有详细表述:

主要系公司联营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股份”)2024年度业绩亏损,公司对万科股份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亏损,并计提投资减值损失,导致本年度业绩出现亏损。

一言以蔽之,投资万科,让深圳地铁亏大了。

真应了那句这两年很流行的话,“当初凭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掉。”

深圳地铁2017年入局万科,先是作价372亿接盘华润的15.31%股份,再作价292亿吃下恒大的14.07%股份。至此,深铁总持股29.38%,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万科的企业性质也从民企变成了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那时正值楼市意气风发之际。深圳楼市转向是2021年2月份开始的。

所以,我们看到2019年与2020年深圳地铁的利润在110亿之上,是全国各城市地铁地铁集团的利润王。

这百亿利润,地铁本身的运营是亏损,但深圳地铁还是一家房企,所以它的站城一体业务是利润大头,同时,万科当年也有分红给到。

2

从利润王走向大亏损

从深圳地铁公布的2024数据来看,去年地铁、铁路运营及管理设计收入,也即地铁运营收入129.746亿元,同比增长了26.69%,同期的成本是159.006亿元。

正如我之前写各城市地铁的文章中说到的,如果纯靠地铁运营,没有哪家地铁能赚钱。

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去年深圳地铁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收入下降了46.23%,收入为79.166亿元,成本为51.485亿元,这个业务利润还不错。

其他业务也是赚钱的,其他业务去年的收入是2.976亿元,成本为1.399亿元,利润也为正。

但总营收合计211.888亿元,总成本211.89亿元,收支基本相当,亏了一丢丢。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深圳地铁2024年财报

换句话说,深圳地铁一年亏损334.6亿元,都是因为万科。

万科财报披露,去年一年万科亏损了494.78亿元。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万科财报

去年深圳地铁多次借钱给万科。

2025年2月10日、2月21日,深铁集团分别向万科提供借款28亿元、42亿元,用于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

2025年4月29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为33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的本金与利息。借款期限36个月。

今年开年,万科又进行了人事大调整:

1、万科董事会选举辛杰(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万科法人代表将由郁亮变更为辛杰。

2、聘任郁亮、李锋、华翠和李刚为万科执行副总裁。朱旭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聘任田钧为董事会秘书。

3、祝九胜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务。

同时,深圳市还表示:

深圳市还将统筹资产、资金、资源,在既有支持工具的基础上,持续、分批、逐步通过直接注资、划拨资产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地铁集团资产负债率,增强其流动性,支持其更好地发挥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作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房地产行情下行之际,深圳地铁投资的万科殃及了深圳地铁。

当然,从深圳地铁本身的财报来看,受房地产行情影响,其站城一体化业务的收入也在缩水,最终没能覆盖成本,也出现了一丢丢亏损。

深圳地铁尚且如此,其他城市更不用说。

去年我就梳理过公布2023年数据的29个城市(上海、杭州、东莞等城市未公布数据),如扣除政府补贴,实际利润28个在亏损。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地铁公司

从上面可以看到:

如果将政府补贴计算在内,29个城市中,2023年利润为正的城市有26,亏损的只有三个,兰州、沈阳、佛山,这三座城市即便有了政府补贴,仍是亏损。

如果扣除政府补贴,29座城市的地铁公司、轨道交通公司,28个在亏损。就连深圳这样的地铁利润王者,都未能幸免。

这在之前,从来没有过。而且,结合本号过往的梳理,会发现一个结果,地铁亏损的城市数量在逐年增加。

2020年公布数据的22个城市,只有深圳、武汉、南昌、济南、沈阳、厦门、兰州7个城市扣除补贴利润为正,其余15个城市均亏损。

2021年披露数据的24个城市中,扣除政府补贴,只有深圳、武汉、南昌、济南、广州为正,其余19个城市均亏损。

2022年披露数据的32个城市,只有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常州5个城市的地铁利润为正,其余27个在亏损。

2023年披露数据的29个城市,28个亏损。

这一演变,最终导致去年8月份财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水利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在《办法》的第13条,明确提出:

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财政部官网

这句话意思很明确,以后地方政府不能违规举债来建设没有收益或者收益不足的基础设施。

这里的基础设施,文件也给出了范围,包括交通设施、供排水设施、能源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综合类设施、信息通信设施、其他市政设施。其中交通设施中包含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城市客运轮渡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其他交通设施等。

那什么是违规举债?违规举债一般是指地方政府违规举债,就是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明面上的政绩和业绩,不顾本地区实际财力情况,违规向银行或其他机构用各种方式借款融资。

文件的意思很明确,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化债是第一要务,其他一切都要为化债让路,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

这其实是在要求地方政府降杠杆,缩减债务表。这与楼市上的通过降首付让消费者加杠杆购房,增加债务压力正好相反。

同时,这一文件更暗示着,地铁扩张时代结束了。

3

地铁大扩张时代结束了

1969年北京地铁一期开通,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2024年7月,已经有四十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如果算上市域铁路等城市,则将近60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

从1969年到2018年,是中国地铁快速扩张的黄金50年。然而,2018年,面对地方政府已经凸显的债务危机,官方紧急踩刹车。

2018年官方就抬高了地铁申报门槛: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国务院官网

也即,申报地铁的城市,需要同时符合GDP在3000亿以上,财政收入在300亿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单项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GDP、财政收入随着时间推移,都很容易达标。市区常住人口就卡住了很多经济实力强的城市,比如泉州。

虽然是万亿城市,但泉州枝强干弱,市区人口不足300万。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按照GDP、财政收入、市区常住人口要求,惠州和烟台都达标。

2023年惠州的GDP为5639.68亿元,一般预算内收入为473.23亿元。市区人口方面,按照七普数据来看,市区常住人口也超过了300万。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全市人口6042852人,其中惠城区155.88万人、惠阳区95.98万人、大亚湾区44.44万人、仲恺区53.18万人。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惠州市统计局

烟台方面,2023年GDP为10162.46亿元,一般预算内收入为673.9亿元。

市区人口方面,2020年烟台进行了区划调整,撤销了蓬莱市、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烟台市常住人口710.2万人,芝罘区87.82万人,福山区45.26万人,牟平区44.48万人,莱山区38.95万人,蓬莱区43.46万人,经开区、高新区、试验区、自然保护区人口59.26万人。

市区人口合计320.33万人,达标了。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来源:烟台市统计局

2020年烟台交通运输局透露,已经具备了申报地铁的资格。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不过,尽管满足了市区人口指标,烟台、惠州的地铁梦依旧没有圆。

去年上半年,深圳方面两次明确透露,惠州市暂不具备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条件,14号线延伸至惠州暂时无法启动建设。

既然GDP、财政收入、市区常住人口达标,仍不具备申报资格,那只有客流强度无法达标了。

除此之外,官方不再审核新一轮地铁规划,也是最关键原因。

2022年潍坊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市民问题的回复为:当下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开通地铁和在建地铁的城市,往后很难再有机会申报。地铁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

难以置信!最赚钱的地铁,开始亏麻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集团

不仅难以增加新的地铁城市,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想要申报新一轮地铁规划,现在也很难。

去年至今,尚没有一个城市的地铁新一轮规划获批。

地铁已经进入存量时代。

总而言之,大扩张时代已经结束了,不仅是地铁大扩张时代结束,很多行业的大扩张时代也都结束了。

现在,我们需要适应慢生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