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严禁夸大智驾宣传!小米SU7事故后,工信部出手了

访客 2025-04-18 11:00:04 45076
严禁夸大智驾宣传!小米SU7事故后,工信部出手了摘要: 来源 | TechWire大众等待小米SU7事故调查结果之际,官方出手了。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相关会议...

来源 | TechWire

大众等待小米SU7事故调查结果之际,官方出手了。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相关会议,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

严禁夸大智驾宣传!小米SU7事故后,工信部出手了

在此之前,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于3月29日晚间在安徽高速路上发生碰撞事故、车辆燃爆,致车上三名女大学生死亡。

这起致命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汽车安全的广泛担忧,纷纷讨论智能驾驶和电动汽车电池安全。

小米公司4月1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

检测到障碍物后,车辆减速,驾驶员接管车辆,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时速约为97km/h。

周三的会议围绕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这意味着,官方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广告,特别是宣传驾驶辅助功能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一则网传会议纪要截图显示,有19家车企参与了此次会议。

严禁夸大智驾宣传!小米SU7事故后,工信部出手了

另外,为包括奥迪在内的至少七个品牌提供智能驾驶方案的华为也出席了。

据虎嗅汽车,多个独立信息源确认了该截图的真实性。

根据这份会议纪要,此次会议主要内容有:

1. OTA相关规定:

- 禁止公测(如千人团、万人团),所有测试需走公告流程,确保充分验证,不允许以用户为测试对象;

- 《通知》旨在降低频繁OTA,要求做好版本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后再上车。对频繁OTA的企业,将进行重点审查;

- 紧急OTA需走召回流程,经停产并由市场监管总局审批后实施;

2. 技术规范与宣传:

- 规范宣传用语,禁止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模糊术语,建议统一使用“组合辅助驾驶”;

- L2标准中会考虑和规定视同条件,但“接管”是L3用词,L2不得使用;

- 批评仅填参数而不提交验证材料的申报行为;

3. 安全与测试要求:

- 测试报告需包含:测试人员、时间、地点、测试步骤、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

- 禁止申报“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无法确保驾驶员在环的功能;

- 不得出现“脱手”“脱眼”描述,因脱手违反交通法规,但可使用驾驶员“运动脱离”和“视觉脱离”代替;

- MRM(最小风险策略)需有惩罚措施;

- LCC(车道居中保持)、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需进行避碰测试;

4. 其他技术限制:

- 仍在讨论中的问题有,是否能从技术层面上禁止驾驶员脱离,如通过组合驾驶辅助的人脸ID识别,禁止座椅调节和平躺;

- 新产品及整改项需预留充足时间;

上述是否意味着智能召唤要暂别舞台了?如果是的话,受影响的会有特斯拉和华为,以及理想汽车想要凭借VLA智驾模型推出的卖点功能。

此外,关于“接管”一词,以后各类媒体在进行相关消息传播时,需要注意了,它只能用于更高级的L3。

禁止使用“脱手”“脱眼”描述,这似乎是在点名某个多次宣传“智驾时可以睡觉”的某某高管。

官方都发话了,相信之后再也没有哪家企业、哪个高管敢这么公开鼓吹了吧。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车企争相推出配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新车型,将“智能驾驶”功能作为一个关键卖点。

特别是在今年2月,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智驾技术,覆盖车型7万至20万元价格,首次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0万元以下市场。

之后,包括零跑和丰田在内的同行纷纷加入,推出了具有类似功能的平价汽车。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长快于预期,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电动汽车技术的审查。

去年底,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狂飙”的智能驾驶,有些危险,是时候踩下刹车了。

针对周三的会议,有人在微博上发帖称:“这次工信部出面,我倾向于用赛车运动中的‘安全车’来类比。原本智驾行业在国内近乎处于无限制的‘比赛’状态。随着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类似‘冲出赛道’的状况愈发频繁。”

严禁夸大智驾宣传!小米SU7事故后,工信部出手了

因此,此人认为:“为了确保这场‘比赛’能够待续进行,官方机构此时出动‘安全车’先让大家慢下来,明确行为底线,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除了智能驾驶,监管机构还加强了对电动汽车电池标准的监管,旨在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据路透社,分析师和业内消息人士警告称,更严格的监管规定将增加成本,减缓技术开发和采用的步伐。

但他们补充说,这也可能加速中国汽车行业早该进行的整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