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具备深厚的产业积淀:依托C919等重大工程,上海在航空工程、电子技术领域积累了优质人才与供应链资源,可直接承接民航产业的溢出效应;作为长三角枢纽,上海联动华东空管局等机构,具备跨区域协同管理潜力,利于实现空域资源共享;同时,活跃的经贸往来催生了多样化应用需求,全链条检测能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然而,上海面临的挑战同样突出。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信息技术副总监巢智博介绍,作为人口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空域资源高度紧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及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叠加军用机场、港口等敏感区域,实际可用于低空飞行的空域不足50%;核心企业的制造环节较难落地,不少头部厂商因缺乏试飞场地将工厂外迁;低空空域相关标准与立法空白28体育,安全责任界定模糊,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闭环形成的难度。
为破局这些难题,上海正推进多项关键举措。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保证飞行安全,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有安全技术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训练场为飞行提供模拟,包括相关水域上方空间等现实场景的试飞测试等。例如,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模拟城市复杂环境的测试基地,积极探索包括检测检验、工业无人机、重载物流和智慧农业等测试场景。
此外,巢智博认为,空域资源管理仍是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绕不开的核心痛点。有限的可用空域、多部门审批的复杂性,导致企业难以实现高频次运营,市场需求难以释放。对此,上海正建设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28体育,提供空域管理、动态监控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围绕空中走廊规划基础设施,聚焦跨江物流、新城联通等场景,通过“新建+改造”模式建设公共起降场站,为场景落地铺路。
尽管挑战仍在,但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标准体系健全与场景创新突破,低空经济有望在上海乃至全国实现从“试点”到“规模化”的跨越。这场聚焦“天空之城”的探讨,不仅勾勒出产业的当下图景,更为其未来航程指明了方向——在安全与创新的平衡中,低空经济正逐步从“云端蓝图”走向“地面实景”。(完)
238.49MB
查看297.34MB
查看61.6MB
查看257.87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206祁璐欣w
雷佳音询问“阴阳合同” 经纪人一句话回怼太搞笑
2025/08/21 推荐
596狄霄骅180
格创东智获批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
2025/08/20 推荐
831夏侯豪阅wj
大南药板块承压 白云山遭遇业绩阵痛
2025/08/19 不推荐